初中艺术科目考试2021年美术机考知识点剖析(图) - 教育资讯 - 青岛正日软件有限公司
教育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初中艺术科目考试2021年美术机考知识点剖析(图)

2020-12-10 | 4884|


上篇和大家讲解了美术的基本概念和色彩知识的知识点与备考分析,今天青岛正日软件的小编继续带大家探析初中艺术学科的“人体比例相关知识”和“透视知识”内容。好了,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

一、人体比例相关知识

初学全身人体比例阶段,记住理论上的比例很重要,但在熟悉后的动态速写练习中,就要试着摆脱理论知识的束缚,努力练就一双准确又感性的“火眼金睛”。

(一)人体比例结构

在人体造型中,通常用“头长”做基本单位,来比较人体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我们将它形象总结为“站七、坐五、盘三半”:站立时,人的身高约为七点五个头长;坐正时,约为五个头长,其中从头顶到坐平面为三个半头长;下蹲时,约为三分之一头长;席地坐(盘坐)时,约为四个头长;弯腰时由于程度不同,约为四个半头长至六个头长。

(二)重心和重心线

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和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是支撑人体的关键,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重心主要体现在受力部位,比如站立、行走、下蹲的姿势,重心点就落在双脚或其中一只脚上;坐姿的重心点主要落在臀部;做手落地支撑或后仰靠肘关节支撑的动作时,重心点就在手上或肘关节上。

重心线是指在时装人体有动态变化时,从锁骨窝点垂直于地面的线,一般情况下,重心线会落在承受力量的脚上。

(三)动态线

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表示人体运动总趋势的线。

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动态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变化关系上。人物侧面时,动态线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当人物正面时,动态线会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变化。由此,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至关重要。

(四)三庭五眼

美术中的“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上庭-中庭-下庭。

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1/3。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五只眼形。

二、透视知识

绘画中的透视,指在平面上描绘物体空间关系的方法和技术,即在平面上体现空间感和立体感。透视的基本特点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分为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

(一)焦点透视

西方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一般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1.平行透视

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1个消失点。

2.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它多用于室外绘画——2个消失点。

(二)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整个面面似乎有很多的视角,而每个视角又都在局部构成透视关系。这种理解,有点像我们现在爬山,走一段,拍张照,再走一段,拍一张,然后再拼贴起来。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这种方式被叫作“散点透视”。

中国画大多采用“散点透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也叫“移动视点”。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故而,只有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数十米、百米以上的长卷,(如清明上河图)而如采用西画中“焦点透视法”就无法达到。

同时,在透视中我们还要记住几个术语:视平线、心点、距点和灭点(消失点)。

视平线是透视的专业术语之一,简称H.L,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心点用P表示中视线与视平线垂直相交的点;距点用d表示将视距的长度反映在视平线上心点左右两边的两个点。可看做是视点到心点的距离反映在视平线上;灭点(消失点)则是透视线最终消失的点。

据了解,全国艺术科目考试试点地市的命题理念以促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导向,通过大量听、说、看、辨、唱、演等练习,实现提高艺术综合素养的总体目标。“正日初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系统”的题型设计丰富多样化,满足了当前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中对“听、说、看、辨、唱、演”等考试展现需求,除基本文字素材外,系统还支持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等素材的添加和播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青岛正日软件机考中心袁主任介绍:“机考系统采用人机互动技术,学生通过计算机上机完成美术、音乐等多科目的考试,答题结束后由计算机现场给予自动判分的多媒体数字化展现考试,保证了艺术科目中考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好了,今天我们的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各位考生能够从中得到一点收获,下一期小编将为您讲解“有创意的字”和“风景速写”的备考内容,期待下期再见哦!

(文稿/俎儿 笑丁)